SGZ730/400、SGZ764/800刮板輸送機和ZY7200/13/28D型電液控液壓支架、超前支護、EBZ265懸臂式掘進機、矸石不升井充填設備……近年來,這些“永益牌”的設備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也成為了永益公司劉樹偉創新工作室的“金話筒”。
永益公司劉樹偉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由31名成員組成,下設科研創新組、電氣創新組、熱加工創新組、機加工創新組。工作室曾多次獲得公司科技創新先進工作室榮譽稱號,工作室成立至今每年平均立項10余項,完成立項率100%。一直以來,這個工作室堅持以科技創新為首要工作任務,為永益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貢獻著科技力量。
從“統一制”到“量身定制”,是對工作室全體成員的考驗。負責研發工作的11名工作人員每天早上不到7點便來到單位,晚上7點多下班,因產品繁雜、生產任務重、工期緊,一天工作12個小時,但還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就算周末也依然耕耘在工作崗位上。每天的爭分奪秒,是要為后續的加工制造工序爭取更多的時間。今年開年以來,科研創新組就已設計、審核圖紙千余張。目前,平崗煤礦矸石不升井系列設備配套研發項目已經完成,自移機尾、專用破碎機、專用S4梭車、拋矸機等已在平崗煤礦投入使用;為公司培育生態種植土項目研制的專用系列設備破碎機、運料機也已制造完成……這些都是他們的“招牌”產品。
創新工作室在產品研發與制造上,從不故步自封,根據使用情況,每年都會“更新換代”。礦用履帶式平板車是一種以井下氣源為動力,集運輸、吊裝為一體的井下運輸設備,體積小,方便靈活,適用于中小重量的各類部件的運輸和吊裝。這個公司制造的履帶平板車已形成了系列,現有8類產品已經取得了安標證書。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各礦井所使用的人車,都是永益公司出品。近年來,永益人緊緊圍繞機械加工制造板塊,傾力打造高新裝備、“智能化礦山”產品。從煤礦需要什么就制造什么,提出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的角度出發,加強與煤礦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掌握新產品使用情況和存在的缺陷不足,深入現場調查處理,需要技術人員時馬上到位,需要對員工進行培訓時立即指導,決不耽誤礦井安全生產,確保新產品在井下采掘一線的磨礪中逐漸趨于完美。
創新工作室作為永益公司新產品研發的主力,優秀科技人才接續培養是他們的重要工作之一。創新工作室持續深化“師帶徒”機制,選樹典型,發揮“以點帶面”作用,積極向上級擇優推薦優秀科技創新人才和成果,同時通過物質和精神雙重激勵政策,全方位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每一位成員在攻關項目上都會考慮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這也帶動了一線專業技術人員鉆研技術的勁頭。為提高焊絲使用率,姜雪婷、張佩良等技術人員帶領員工制作了繞絲機,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熱加工主任工程師鄧明義帶領熱加工車間技術人員利用生產液壓支架剩下的邊角料,自制模具,加工刮板輸送機用的支座、聯接耳、聯接銷、卡塊等小鍛件,并對已磨損的中雙鏈刮板輸送機用刮板進行修復、再利用;改造熱處理箱式爐為臺車爐,感應加熱在鍛造加熱方面的探索與創新,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節能環保……每一項技術破冰,都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更高的效率,都會提升自身的能力。他們通過“以老帶新”“以點帶面”的人才培養機制,在實踐中形成創新工作“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帶動更多員工參與創新工作中,從而提升公司員工的整體工作能力和創新技術水平。